橋梁是人類杰出的建筑之一,中國的橋梁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橋梁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橋梁的發展歷程,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橋梁防腐涂料的演變經歷。
20世紀50年代,橋梁防護采用以天然原料為主的低檔涂料,防護性能差,部分橋梁一年后出現嚴重腐蝕涂料在線coatingol.com。隨即出現了以鋅鋇白面漆、紅丹防銹漆及金紅石型鈦白粉與長油度季戊四醇醇酸樹脂面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世紀60年代,開發出了由片狀鋅鋁粉作顏料并與長油度季戊四醇醇酸樹脂合成的面漆。因片狀鋅鋁粉能反射紫外線,抗褪色及抗粉化性比以往任何灰色面漆都有大大改善,同時由于片狀層層相疊,水汽不易通過,增強了防腐性能。
20世紀70年代,進一步開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灰云鐵醇酸磁漆,正式應用于南京和武漢的長江大橋,保護達5年以上,成為我國后來20年鋼橋的主要涂裝涂料。
20世紀80年代,隨著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環氧富鋅、無機富鋅、環氧云鐵以及丙烯酸聚氨酯被廣泛應用。
21世紀以來,人們對于橋梁涂裝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更長的保護周期(20年、30年及以上),又要求安全、健康、環保,符合最新的環境要求,各種新型防腐涂料逐漸被應用。
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批批更大的越江跨海大橋工程的建設,中國
橋梁必將創造更大的的成就,橋梁防腐涂裝技術將隨之發展。
1、橋梁的基本結構形式
通常,橋梁按照其用途或結構等可以有以下幾種分類形式。
(1)按照用途分類 公路橋、鐵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人行橋及各種用途的棧橋
(2)按照結構形式分類 梁橋(板梁橋、箱梁橋、桁梁橋、鋼構橋)、拱橋、斜拉橋、懸鎖橋
(3)按照支承件分類 簡支橋梁、連續橋梁、懸壁錨跨橋梁、無支座橋梁
2、橋梁腐蝕環境分析
A.大氣腐蝕
橋梁一般橫跨江河或海灣,腐蝕環境復雜。我國地域遼闊,各橋梁所在的地理位置千差萬別,而橋梁腐蝕狀況又與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因此根據各地氣溫及濕度情況,通常將氣候環境分為5類。
a、熱帶濕熱區:雷州半島、海南島和臺灣南部
b、亞熱帶濕熱區:秦嶺以南、長江流域、四川、珠江流域、臺灣北部及福建
c、亞熱帶干燥區:新疆天山以南、戈壁沙漠
d、溫帶溫和區:秦嶺以北、內蒙南部、華北、華北南部
e、寒帶干燥區:內蒙北部、黑龍江省
酸雨分布根據中國環境監測報告,酸雨最嚴重的的地區是重慶(PH≈4.4),其次是貴州、云南東部、廣西直至海南島,再者為長江中下游。究其原因是由于當地燃料產生廢氣較多,西北及北方產生的酸性氣體隨著氣流南下,遇到潮濕空氣變成酸雨。鹽分分布 空氣中鹽分最嚴重的的地區是近海岸100m地帶,向內陸逐步減弱。
大氣腐蝕環境的分類,橋梁的腐蝕不僅僅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更多的與大氣環境中的腐蝕介質:氯離子、含硫化合物有關。
B.水介質腐蝕
B.大橋是橫跨江河湖海的,根據水分的不同,通常分為淡水腐蝕和海水腐蝕。
a、淡水腐蝕:一般來講,淡水的腐蝕較弱,主要以吸氧腐蝕為主,但隨著現代工業排放對淡水的污染,會加速腐蝕的進行。
b、海水腐蝕:海水是多種鹽類的電解質溶液,PH在7.5-8.6之間,海水腐蝕按照與海水接觸的情況分為飛濺區、潮差區、全浸區和海泥區。其中飛濺區受海浪的影響,對橋梁表面的頻繁沖擊、干濕交替,是防腐要求的最高區域。
c、土壤腐蝕:橋梁的支撐必然立足于土壤之中,土壤對鋼鐵和混凝土的腐蝕直接影響著大橋的安全,土壤是由氣相、液相和固相構成的復雜體系,其中還生存著很多土壤微生物。影響土壤腐蝕的因素主要有:電阻率、含氧率、鹽分、含水量、PH、溫度和微生物。
3、橋梁整體防腐涂裝
“康麗龍”混凝土防腐蝕材料綜合了滲透型和成膜型混凝土防護材料的優點,并通過巧妙的分子設計使防護材料形成三道防護體系,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壽命,并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
該材料能滲透入混凝土1~3mm,并與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牢固的硅酸鹽結構,同時成膜涂層賦予了該材料良好的防老化性能、耐高低溫性能、耐化學腐蝕性能和調色性能。混凝土防腐蝕材料是一種雙組份防護材料,具有優異的耐氯離子侵蝕、耐酸堿侵蝕、防水、透氣、防碳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服役壽命和改善混凝土的外觀。
與丙烯酸涂料、硅丙涂料和水性氟碳涂料相比,混凝土防腐蝕材料具有更加優異的防水性、抗氯離子侵蝕能力和抗凍融循環能力,同時,康麗的涂膜的水蒸氣透過率高達70%,有效避免了涂膜鼓包造成的防護能力下降暮至失效。
A、“康麗龍”凝固后具有很強的憎水性,類似于荷葉效果,從而防止融雪劑、氯離子等有害介質進入到橋梁內部降低橋梁壽命。
B、“康麗龍”效果對比,左1為使用“康麗龍”效果,右1為原基礎效果;
C、推薦用途:橋梁結構防腐防護涂裝、橋梁結構破損修補(需配套混凝土薄層修補膠泥使用)
4、海洋環境橋梁防腐加固維修技術
1.基層處理:使用高壓水清沖刷基層,清除污漬和疏松組織。
2.準備材料:在玻纖板適當位置粘貼限位裝置,待固化后將玻纖板在墩柱設計位置固定。
3.固定套筒:在限位裝置處捆綁臨時打包帶,在玻纖板陰陽扣(或搭接處)按150mm間距打不繡鋼自攻絲。
4.下封密封:使用可壓縮密封條(密封條外部涂抹JGN水下封口膠),或者帶預裝的止水帶吸水膨脹到密封效果。
5.底部灌漿:將配制好的環氧灌漿料注入套筒底部15cm處,待EGM-100S環氧灌漿料至少固化8h。
6.主體灌漿:將重新混合好的EGM-100S環氧灌漿料注入套筒內,至筒內的水全部排出并填滿(若損失率>20%,宜配合使用CGM水下抗分散灌漿料)。
7.建坡:用JGN水下封口膠(水下型)建個斜坡,進行套筒頂部密封。
8.掃尾:待灌漿料完全凝固后取下到臨時打包帶,玻纖套筒水下防腐加固系統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