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消費人群對家居裝飾用色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色彩作為一種時尚文化及調節情緒的主要手段,備受廣大消費人群的重視,建筑涂料公司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都在不斷地增強各自顏色的體系,繼而有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基于此,本文先是概述了電腦調色系統的組成條件,分析了電腦調色的理論基礎,并探討了建立涂料電腦調色系統的主要工作,僅供同行參考和借鑒。
0、前言
建筑涂料的調色方式主要包括兩種,一是人工調色,二為電腦調色涂料在線coatingol.com。以往的人工調色存在一定局限,并且重復顏色的能力并不理想,非常容易產生色差,要想一次將顏色調好,成功率極低,而且所運用的時間也比較長,對生產的效率造成了嚴重制約。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運用電腦可把復雜的顏色光譜分解成不同的數據組,有效改變了涂料生產時生產效率低及市場應變能力差的情況。因此在開展該項目之前,必須擁有完善的系統及可行的計劃方案,并對該計劃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構建完善的電腦調色系統。
1、電腦調色系統的組成條件
電腦調色系統主要包括六部分組成:(1)色漿。應嚴格把控色差及色強,同時所選擇運用的種類必須要良好兼容基礎漆,對于著色必須保證其空間的豐富性,繼而有效滿足建筑涂料廠商所規定的范圍。(2)調色設備。也被叫做調色機,對于該設備的選擇,應按照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例如:生產廠以及庫房在選擇時,應選擇不一樣類型的調色機。(3)基礎漆。應對色相及著色力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要保證能良好的與色漿相容。(4)調色軟件。該軟件是調色系統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能有效色漿以及調色機進行有效連接,同時可計算顏色配方。(5)顏色配方。此數據庫屬于顏色系統最為核心的一部分,經過對原色配方的有效應用,可對調色機進行精確的驅動,進而將客戶滿意的顏色調出來。
技術支持及色彩營銷是調色系統健康發展的關鍵一部分。其主要包括硬件及顏色數據庫的維護。而色彩營銷是有效拉動消費的主要工具。
2、建立調色系統的主要工作
2.1 基礎漆
通常情況下,存在3~5種左右含有不同鈦白量的標準基礎漆。若運用3種基礎漆,那么所含的鈦白量通常是18%~22%,6%~10%以及0。若運用4種基礎漆,那么所含的鈦白量通常是20%~24%,12%~16%,6%~8%以及0。若運用5種基礎漆,那么所含的鈦白量通常是22%~26%,14%~18%,6%~10%,1%~5%以及0。如果基礎漆的類型非常多樣,應在確保有效遮蓋的前提下,對色漿的成本進行降低,但是,由于庫存量比較大,所以對其進行控制和研究所運用的時間比較長。如果基礎漆的類型較為單一,就會導致色漿的成本提高,但是,庫存量會降低,所以相對來說,控制及研究時間會有所縮短。
對基礎漆進行有效調整,并嚴格把控其質量可為顏色的準確性提供重要保證。因此,應對色漿及基礎漆進行相容性及潤濕性試驗,同時也應把其質量的把控、及預測和生產等工作做好。如果基礎漆的濕潤性及相容性有問題,會直接致使所調顏色的不一致,還可能發生浮色及花光等情況。對于此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補加潤濕分散劑。展開相容及濕潤性的檢測,所運用的主要方法為在適量基礎漆中添加適量色漿,經一定時間的振蕩混合,對其顏色的一致性進行判斷。若顏色相同,證明其相容及潤濕性好,但若顏色不同,要想進行改善就應運用適量潤濕分散劑。
此外,為確保基礎漆著色強度能達到要求,通常在生產的過程中,應先將部分水及乳液預留出來,對著色強度測定后,再按照實際情況對水、乳液或者透明基礎漆進行添加。不然若著色強度不理想,要想對此問題進行解決,必須加入高鈦白含量的和漿料,但是這個過程不僅比較浪費時間,同時也比較浪費力氣。除此之外,要想為基礎性的順利生產提供保證,應對性能較為穩定的原材料進行選用,不然若原材料性能波動,會導致基礎漆無法有效控制及校正。
2.2 色漿
應先對色漿的種類進行選擇和確定,之后對實驗室所用的色漿進行購買,并有效評估色漿的用量,最后定購零售店的用色漿。要選擇專業公司所生產色漿供應商,當前我國的色漿供應商非常多。同時,對色漿進行選擇時,還要對其的耐光性及耐熱性等進行充分考慮。特別是外用漆,更要對其耐老化的顏色進行充分考慮。此外,也應確保色漿可對更多的顏色范圍進行覆蓋,從而有效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而且要保證不一樣批次的色漿其顏色、強度及流動性是一樣的。對調色機進行選擇和運用時,應對調色機所配備的色漿管,是否與顏色體系相符進行充分的重視。
2.3 顏色配方建立
對于顏色配方的制作及校正,所運用的時間比較長,是構建調色系統中復雜程度最高的一項工作。因此建立顏色配方最好的一個方式就是,在色漿公司以及配色軟件公司的幫助下,親身開展制作顏色配方的工作,從而就可從理論到實踐,對其進行全方面的了解和認識。顏色的配方系統主要包括三種:(1)分光光度計,其主要是對光線反射系數進行測量,之后轉化為電子信號向計算機傳送。(2)電腦,其主要是對數據進行貯存,并對分光光度計進行控制;(3)軟件及打印機,其主要是對結論進行測量,并對結果進行計算。
顏色配方的過程極為復雜,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1)色漿的建立;(2)基礎漆的數據庫;(3)顏色配方的預測;(4)對顏色配方的效果進行驗證;(5)對最終的顏色配方進行確定。電腦配色的基本原理主要運用的是Kubelka-Munk理論。
K/S=(1-r)2/2r
式中,r是反射率,K是吸收率,S是散射率。
不同顏色進行混合的過程中,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那么混合物的吸收及三射系數就是不同色料及散射系統的和。所以,多色漿混合涂料的調色方程為。
K/S=(C1K1+C2K2+···CwKw)/(C1S1+C2S2+···CwSw)
而C就是顏料的濃度,若所測量的是不同波長處的K/S值,之后應按照不一樣的方式呈,在已經知道的K1、K2、Kw以及S1、S2、Sw的前提下,就可將C1、C2及Cw的值算出,同時也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配方。
完成數據庫建立后,可運用相關配色軟件,對顏色進行自動的配方預測,但是通常情況下都要校正配方,直到符合顏色的要求為止,一般兩次就能達到理想要求。完成調色色卡上的全部配方后,把這個配方向調色機的軟件上進行轉移,就可以有效完成零售店的現場調色。要注意的是,在絕大部分零售店中,若只需將指定顏色的調色完成,那么,就不需要對分光光度計及配色軟件進行安裝。
2.4 調色機和混合器
不僅要對調色機以及混合機的型號進行明確,同時,也應確定所相配設備的電腦及打印機。一般電腦調色系統的涂料配方,都是將色漿體積作為單位的,因此,對調色機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將色漿準確加入基礎漆中。在當前的市場中,有非常多可以選擇的調色機。調色系統中調色機的規格為色漿灌配置15個左右,包漿的容量1.75升或者2.5升。調色機也包括兩種,一為自動調色,二為手動調色,當前絕大部分公司會運用自動的,可從根本上降低人員操作所帶來的誤差情況。有關設置、安裝及校正調色機的問題,一般相關供應商都會將說明及介紹詳細地提供出來,千萬要重視調色機的校正過程,不然會嚴重影響顏色的準確性。
3、結語
總而言之,電腦調色的系統建立過程非常復雜,要由不同部門進行積極的配合。建筑涂料商應從根本上增強構建并提升顏色的體系,當前運用電腦調色已經成為業內的行業標準,可有效提升配色的準確性及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應將每個細節精準細致的完成,才可為調色系統的最終有效建成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