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材料起源、執行標準
材料起源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是1942年德國化學家Lauritz Jensen(勞倫斯·杰遜)在解決水泥船滲漏水的實踐中,產生與發明的。1965年被引進到日本、韓國等地,由于其綜合性能及性價比優于其他類型的防水材料,該材料迅速成為全世界最主流的防水材料之一,占據極大的市場份額。
日本防水涂料協議會會長小新井治美對其的評價是:“對環境保護,對人類生存均顯其優的防水材料”涂料在線coatingol.com。
執行標準
GB18445--2012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2年12月31日聯合發布的2012年第4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GB 18445—2012《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發布。
這次修訂標準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探索科學的試驗方法,準確反映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滲透結晶的特性;明確定義、進一步界定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與其他水泥基防水材料,以便正本清源,凈化和規范市場,促進該種材料穩步與健康地發展,保證防水工程質量。
GB 18445—2012與GB 18445—2001相比,主要修訂內容如下:(1)修改了術語和定義;(2)取消了Ⅰ型和Ⅱ型分類;(3)增加了一般要求;(4)刪除了均質性指標,在技術要求中對其規定了具體值;(5)刪除了防水涂料中“凝結時間”,修改為“施工性”;刪除了7d抗折和抗壓強度,并對28d技術指標作了適當調整;增加了“外觀”、“砂漿抗滲性能”,并在抗滲性能中增加了“去除涂層的抗滲壓力”;(6)刪除了防水劑的泌水率比,修改了減水率、含氣量以及抗壓強度比的指標,增加了外觀、第二次抗滲壓力比;(7)增加了“去除涂層砂漿與混凝土抗滲壓力”的試驗方法;(8)修改了粘結強度的試驗方法;(9)增加了附錄A(資料性附錄)基準砂漿和基準混凝土的配合比。
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在首都機場航站樓樁頭防水中的應用。
1 工程概況
工程簡介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T3A主樓工程是首都機場擴建工程的核心項目,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重要的配套項目,為國家重點工程。該工程平面呈雙曲面人字形,南北向長953m,東西向寬756m,總建筑面積約58萬平方米,基礎面積達18萬㎡。
基礎工程概況
T3A主樓工程采用樁筏基礎,基礎樁總數量為10877根,設計樁徑有800㎜、1000㎜兩種,樁體混凝土為C35、S8。該工程按建筑平面為兩翼區、中心區、指廊區和捷運區,兩翼和指廊區地下一層,基礎埋深8.8m;中心區地下兩層,基礎埋深17.9m;捷運區地下一層,基礎埋深18.3m。場區內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埋深約1.0m,設計要求地下結構防水等級為一級。
樁頭防水構造
本工程樁基承臺及底板采用3+4SBS卷材防水。按照設計要求,基礎樁樁身混凝土需嵌入承臺內100㎜,且樁頭鋼筋錨入承臺35d。由于樁頭與承臺板混凝土之間存在施工縫,樁頭結構型式又造成卷材防水層在樁頭部位無法閉合交圈,且樁頭部位鋼筋密集,樁頭與承臺部位防水節點成為底板防水工程的關鍵點。
為保證樁頭部位防水施工質量,結合工程自身特點,經廣泛研究,本工程樁頭與承臺板交界面及樁頭周邊500㎜范圍采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與基礎底板卷材防水層自樁邊搭接過渡,形成樁頭部位剛柔結合的防水體系。樁頭防水構造詳見下圖。
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的防水機理及特點
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是一種水泥基滲透結晶型剛性的無機防水材料,由波特蘭水泥、硅砂和許多活潑的化學物質組成的灰色粉末狀無機材料。它以適當的比例與水混合,以灰漿的形式涂刷于混凝土表面時,其中活潑的化學物質產生催化反應,這種反應通過混凝土由表至里一直不斷地向混凝土中滲透、擴散、催化水泥成分發生化學方應而生成不溶于水的結晶體,充塞混凝土的微孔及毛細管道提高混凝土密實度。由于它的活性物質和水有良好的親和性,可以在施工后乃至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沿著需要維修的混凝士基層中的細小裂縫和毛細管道中的滲漏水源向內層發展延伸,深入到混凝土的內部再產生結晶和混凝土合成一個整體,它和混凝士的膨脹系數是一致的,不易產生裂縫,產生裂縫通過結晶又可以自愈其防水作用是永久的。
4 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基層處理→濕潤基層→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灰漿層→養護→檢查驗收。
基層處理
(1)清理剔鑿合格后的樁頭和樁身 (墊層上部分),用鋼釬鏟除樁頭松動的混凝土塊及浮土,將樁頭、樁身表面以及樁身周圍500mm范圍內的混凝土墊層用鋼絲刷刷成粗糙毛面并清掃干凈,最后用清水和墩布沖洗干凈。
(2)樁頭及樁身若有超過0.4mm的裂縫均鑿成“U”型槽,槽寬20mm,深20mm,用清水清洗干凈,但不得有明水,在槽內和沿槽口的兩面延伸150mm涂刷一道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灰漿,待灰漿層干燥約10分鐘,但仍有粘著性的時候,用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半干料團填平壓實凹槽,填平層初凝后再涂刷一層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灰漿層;灰漿在半干時開始用霧狀水噴灑養護72小時,每天噴灑水4-6遍。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半干料團配比為干粉:水=6:1(體積比)
3)防水灰漿涂刷前,要求基層濕潤但表面不得有明水。
灰漿的調制
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灰漿配合比為干粉:水=5:2.5,調制方法為將粉料與水倒入容器內,攪拌試件3~5min,必須充分攪拌均勻,一次攪拌不宜過多,以20min內用完為宜。使用過程中不得另行加水加料。
3涂刷方法及要求
(1)涂刷范圍:墊層以上樁頭、樁身及距樁身500mm范圍內的基礎底板墊層。
(2)涂刷遍數:防水涂料涂刷三遍成活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用量1.2~1.5kg/m,每遍涂刷的方向應相互垂直。
(3)涂刷要求:涂刷時應來回往返用力揉涂,確保凹凸處都能涂刷均勻,坑洞溝槽等處要用力涂刷開,不得有積漿,否則積漿處易開裂。下一遍涂刷應在上一遍涂層終凝后,但仍為潮濕狀態時進行,中間間隔不得超過24h。
(4)涂料防水層厚度不得小于0.8mmo
4養護
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涂刷完畢后,必須用凈水精心養護,在涂層呈半干狀態時,即使用霧狀水養護,要避免用水沖刷。養護期間始終保持表面濕潤狀態,尤其天熱時要排專人負責養護多噴水,連續養護72h后交付驗收。
5 實施效果
首都機場T3A航站樓基礎樁總量達10877根,樁頭節點部位防水全部采用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施工,目前已歷時好多年,經歷了多個個雨季,基礎底板未出現滲漏。本公司生產的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保證了防水層在樁頭與基礎底板交界部位的連續性,解決采用卷材及普通涂模防水材料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且防水效果好,施工操作簡便,是解決樁頭防水較為理想的防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