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的一份最新報告發現,國際航運業內近三分之二的從業者 (約59%)低估了生物污損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且多達四分之一的從業者聲稱對此問題知之甚少。
生物污損是由微生物、植物、藻類和其他小型水生動物在船體上積聚引起的,有可能對船舶的運營產生重大影響。由于附著在船體底部的海洋生物會拖慢船速和機動性,迫使船長通過增加速度并消耗更多燃料來補償速度的損失,在極端情況下,這樣的操作甚至可能會損壞船體涂料在線coatingol.com。
繼與國際海事組織(IMO)合作發布 GloFouling 報告之后,2023年 5 月,由Lloyd’s List代表專業船舶涂料制造商對全球100 名航運業專業人士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海上運輸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3%;但是如果船舶運營時保持船體清潔、無生物污損附著,那么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五分之一,燃料支出也可節省 19%。
佐敦最新研究表明,航運業要達到上述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超過三分之一的航運公司 (約38%)表示,他們在非進塢期間投資了生物污損解決方案,而進塢往往以五年為一個周期。
缺乏意識和成本限制被認為是其他 62% 的航運公司僅在塢修期間投資生物污損解決方案的主要原因。然而,GloFouling 報告顯示,通過采取主動的船體和螺旋槳清潔措施,一艘船舶在五年內可節省高達 650 萬美元的燃料成本。
佐敦船體性能全球營銷總監 Morten Sten Johansen 表示:“根據IMO 2022年發布的對全球的行業估計,如果航運業采取更積極主動的方法進行船體清潔,整個行業僅此一項就可以減排多達 1.98 億噸二氧化碳1,超過挪威整個國家每年總排放量的六倍以上。
“然而,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是,生物污損可能會通過傳播水生入侵物種而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產生潛在的災難性影響,例如困擾歐洲海岸的太平洋牡蠣。我們的調查結果表明,只有 14% 的人認為它構成了重大風險,比例之低令人難以置信。
“除了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之外,主動清潔還可以減少船舶對國際水域造成的風險,并維護航運業的運營權。”
該項調查強調了新的碳強度指數(CII) 法規的積極影響,88% 的航運業專業人士預計,應對生物污損附著問題將成為他們提高燃油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支持環境政策戰略的一部分。
Morten Sten Johansen 補充道:“看到新政策已經對行業產生的影響令人鼓舞,未來我們可能會面臨更多監管挑戰。脫碳是至關重要的,而采用新法規來實現《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則需要行業和政策制定者的通力合作。
“但由于航運業是一個全球性行業,如果我們要成功減少排放、節省燃料和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就必須采取統一的國際準則。”
佐敦在今年的挪威海事展期間公布了完整的調查成果,作為其強調全球航運業生物污損問題的一部分,并且期待促進更清潔和環保的海事領域,從而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遠大的脫碳目標。
注:
1 Swain 等: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 www.frontiersin.org 2022 年 2 月 | 第 8 卷 | 第808549條
從全球角度來看,如果全球航運業中的船舶水下部位能夠保持光滑、無污損的狀態,那么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氣的減少將是顯著的。將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計為 10.56 億噸/年(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a),假設移動船舶的摩擦阻力的平均功率為 70%,并使用 Munk 等人2009年估算的船體狀況,我們可以估算出如果所有船舶都保持光滑、無污損狀態,二氧化碳排放的減少量將為:10.56 億噸/年 X 0.7 摩擦阻力 X [(有額外10%動力損失的33% 的船舶)X(有額外30%動力損失的50% 的船舶)X(有額外 50%動力損失的17% 船舶)] = 1.98 億噸二氧化碳或船舶排放量減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