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糊化淀粉概述
預糊化淀粉是用各種生淀粉(即脫去麥芽糖、蛋白質、纖維、硫等的一種精制淀粉,水分不超越13%)經過加熱糊化、成膜、枯燥,然后粉碎得到的產品,又稱α-淀粉。預糊化淀粉望文生義,就是提早糊化的淀粉,屬于變性淀粉的一種。
2、預糊化淀粉消費
預糊化淀粉消費主要環節在于糊化,它的糊化機理就是淀粉粒在恰當溫度下(各種來源的淀粉所需溫度不同,普通60~180℃)在水中溶脹、團結、構成平均糊狀溶液的作用稱為糊化作用(歡迎免費注冊,登陸中國涂料在線(涂料在線)行業門戶網址www.zx446.com,免費發布供求,免費發布產品,免費發布企業動態)。糊化作用的實質是淀粉粒中有序及無序(晶質與非晶質)態的淀粉分子之間的氫鍵斷開,分散在水中成為膠體溶液,也是一種水解反響。
糊化作用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可逆吸水階段,水分進入淀粉粒的非晶質局部,體積略有收縮,此時冷卻枯燥,顆粒能夠恢復,雙折射現象不變;
(2)不可逆吸水階段,隨著溫度升高,水分進入淀粉微晶間隙,不可逆地大量吸水,雙折射現象逐步含糊以致消逝,亦稱結晶“溶解”,淀粉粒脹至原始體積的50~100倍;
(3)顆粒崩潰階段。淀粉顆粒經過第二階段的不可逆吸水后,很快進入第三階段—顆粒崩潰階段。由于,這時淀粉所處的環境溫度還在繼續進步,所以淀粉顆粒仍在繼續吸水收縮。當其體積收縮到一定限度后,顆粒便呈現決裂現象,顆粒內的淀粉分子向各方向伸展擴散,溶出顆粒體外,擴展開來的淀粉分子之間會相互聯合、纏繞,構成一個網狀的含水膠體。這就是淀粉完成糊化后所表現出來的糊狀。
預糊化淀粉按消費工藝分有滾筒法、擠壓法、噴霧法和微波法。我們公司是在滾筒法的根底上自行改良消費工藝后消費的預糊化,糊化溫度在140-170°,月產量100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