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代開始,我國就有了標準化的萌芽。隨著時代的變遷,標準化逐步發展、完善。尤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標準化工作開始放眼世界逐步走向國際涂料在線coatingol.com。“十八大”以來,標準化更是進入了全面提升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
標準化對經濟、技術、科學和管理等社會實踐具有重大意義。今年3月1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了《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對我國標準化工作提出了總體思路和規劃:一要強化頂層設計,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戰略定位;二要深化標準化改革,提升標準化發展活力;三要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提升引領高質量發展能力;四要參與國際標準治理,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五要加強科學管理,提升標準化治理效能。
目前,我國已組建了上千個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涂料及相關行業,就有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是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組建的從事全國性標準化工作的組織,負責涂料和顏料專業技術領域的標準化技術歸口工作,其秘書處設在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我們注意到,在涂料行業,標準的制修訂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也積極參與其中,既體現企業自身的領先科技水平,也彰顯企業的行業發展責任擔當。同時,標準的制修訂者在競爭中也將擁有更多的主導權和話語權。近期,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有關負責同志接受了《涂層與防護》的采訪,針對標準化機制、管理、運作、挑戰、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采訪 鄂忠敏
2017年新修訂的標準化法第一章第一條提到“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問題。當一個領域沒有相應標準或已有的標準已經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就應當及時考慮標準的制定或修訂。
我國新修訂的標準化法第二十九條還規定“標準的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經過復審,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術進步的應當及時修訂或者廢止。”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任何單位或個人均可反饋意見,由歸口單位根據情況組織標準的修訂。
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過程為例,從醞釀到最終實施需經過預研階段、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審查階段、批準階段、出版階段、實施階段等環節。
國家對于企業參與標準制修訂并未設置門檻,任何規模的企業均可參與。我們鼓勵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機構積極參與到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中,企業和機構參與標準制修訂可以直接地了解相關行業或產品的發展水平與發展趨勢,這對于企業升級產品質量、調整發展方向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全球工業均向著高性能、節約能源、環保、可持續的方向不斷發展。標準也在不斷的升級換代。這就意味著技術雄厚、綜合水平較高的企業必然站在標準化的前沿,具有更多的話語權與應對變革的能力。企業只有持續地比標準先行一步,才能一直保持領先。
標準化能帶動產業的創新與進步,產業的創新與進步又會反過來帶動標準化的提升,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流的企業做標準”,越是優秀的企業往往標準化活躍程度越高,產品質量升級換代越快。積極參與標準化,是企業與產業政策及未來發展趨勢不斷互動的過程。在參與標準化的過程中,企業能先于產業政策與發展趨勢調整發展戰略,而不是在政策落地或產業已經變革才開始謀劃。標準化活躍程度越高的企業,越能占領先機,先于同行做好行業變革的準備。
標準化的提升與產業的進步向來密不可分。我們國家的涂料行業與涂料標準化工作一樣起步較晚。不斷開放的行業環境使我們有機會不斷吸收外部先進的技術、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新,具有一定的后發優勢。我國的涂料產業整體在不斷進步,在某些細分領域已逐漸實現趕超。國際標準化的進步,是國內涂料行業同仁一起努力的成果,是整體產業進步的體現。
國家新型標準體系總框架基本原則是,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側重于保基本;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如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側重于提高競爭力。國家強制性標準主導安全性標準;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主要體現公益性(如方法標準、基礎標準),一般性的產品標準、技術規范要由社會團體和企業自主制定。
2017年4月14日,在20多位院士的倡導和支持下,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CSTM)”。2017年7月,CSTM涂料和顏料技術委員會獲得批準成立,秘書處設在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涂料和顏料領域CSTM標準主要定位于圍繞產業升級需要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技術內容上體現先進性、前瞻性,最大限度的滿足市場和創新對標準的需求,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激發市場活力。
成立兩年多來,制定了《二氧化鈦顏料中特定氧化物含量的測定 X射線熒光光譜法》、《紫外光固化真空鍍膜涂料》、《石墨烯無溶劑導靜電涂料》、《換熱器涂料》、《水性自轉銹底漆》、《常規化施工的高固體分防腐涂料》、《超薄型防水抗滲透涂料》、《瓷磚用水性背膠粘結劑》、《粉末涂料中氟含量的測定》、《水性道路標線涂料》、《水性汽車涂料貯存穩定性的測試及評價方法》、《水性柔性無機陶瓷涂料》、《水性無機硅酸鋅車間底漆》、《涂料產品甲醛凈化性能的測試及評價方法》、《涂料中石墨烯材料的測定 掃描電鏡能譜法》、《專用汽車用粉末涂料》等16項CSTM標準。
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比,CSTM標準的制定速度快、對市場需求響應及時,能夠將先進科技成果快速引入市場,促進了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考察一個標準的實際運行效果可以從標準技術指標的符合性、實施的具體情況和取得的效益3方面考量。標準技術指標的符合性業包括3方面:(1)適用性,標準制定時的目的及制定目的實現情況,技術指標、試驗檢測方法等與市場發展需求的一致程度;(2)先進性,標準與國際相關標準比較是否先進;(3)協調性,與法律法規的協調性(適用于強制性 標準),標準與相關國標、行標、地標的協調統一性。
標準的實施情況包括標準的推廣情況、執行情況和被引用情況等。標準取得的效益情況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其中,經濟效益可以從產品生產原材料變化、產品生產過程的變化、產品質量的變化、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考察;社會效益可以從企業綜合競爭力(如顧客滿意度、產品召回率、企業知名度等)、產業影響(如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市場規范程度等)、社會影響(如對消費者健康、安全的影響等)等方面考察;生態效益可以從能耗情況(如產品生產、使用過程能源消耗與發達國家相比)、污染情況(如產品廢棄后是否產生污染)等方面考察。
影響實施效果的因素包括標準的符合性、標準的推廣情況、執行情況等。當然,某些拔高的標準,比如《綠色產品評價 涂料》,就不是所有企業全都可以做到才算實施得有效,這個標準只有一小部分非常高端的產品能符合才算實施得很好。
目前我國涂料領域標準整體體系比較完善,基本覆蓋了整個涂料產業,在有害物質限量產品標準和有害物質測試方法標準領域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質量性能測試方法標準領域,還有一些差距,主要體現在基礎理論研究和創新方面較為薄弱,檢測設備和材料的研制水平與國際水平差距巨大。目前,在涂料國際標準化領域,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整體上我們還處于追趕階段。要想真正掌握國際標準的話語權,還需要我國基礎工業水平取得質的提升。
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5)秘書處簡介
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5)成立于1980年,下設6個分技術委員會:基礎標準分技術委員會(TC5/SC1)、涂漆前金屬表面處理及涂漆工藝分技術委員會(TC5/SC6)、涂料產品及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TC5/SC7)、顏料產品及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TC5/SC8)、鋼結構防腐涂料體系分技術委員會(TC5/SC9)、涂料用漆基產品和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TC5/SC10)。除SC6分會秘書處設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以外,TC5和其余5個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均設在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技術委員會的常設機構,負責處理技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目前,涂料標委會及下屬6個分會的秘書處有專職標準化工作人員20多人,其中研究員級高工6人、高級工程師10人,配備了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具有較強的標準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