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4年,中國粉末涂料產業鏈呈現“量增價跌”的顯著特征。原材料價格普降、下游需求結構性增長與行業競爭加劇共同塑造了這一格局。根據數據綜合分析,我國熱固性粉末涂料銷量達265萬噸,同比增長6.6%,但行業利潤空間面臨擠壓,市場正在經歷成本與需求的深度博弈。
原材料價格集體跳水,成本傳導效應分化
聚酯樹脂:量價背離下的市場飽和隱憂 聚酯樹脂銷量與銷售額同步增長7.9%,但均價下降34元/噸。銷量增長或源于下游涂料企業補庫需求,但價格疲軟折射出產能過剩壓力。作為粉末涂料最大原料,聚酯樹脂的低價競爭可能加劇行業整合,中小企業盈利承壓。
環氧樹脂:技術替代與價格戰的雙重沖擊 銷量同比增長10.8%(增速居首),但均價暴跌827元/噸,導致銷售額僅增4.2%。這一矛盾反映了兩點趨勢:一是環氧樹脂在耐腐蝕性要求高的汽車、重工業領域替代優勢凸顯;二是行業通過降價搶占市場份額,頭部企業憑借規模效應擠壓中小供應商生存空間。
固化劑兩極分化:HAA加速替代TGIC TGIC固化劑:銷量增8.8%,但均價驟降2000元/噸,銷售額僅微增0.6%。傳統TGIC因環保限制(含異氰脲酸酯基團)面臨政策約束,部分需求轉向無鎳HAA體系。
HAA固化劑:銷量增4.4%,但均價暴跌2523元/噸,銷售額逆勢下降11.8%。價格戰白熱化,同時下游對無鈷/低毒配方接受度提升,HAA滲透率加速提高,但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助劑:需求剛性支撐價格韌性 助劑銷量增11.4%,銷售額增10.9%,均價降幅(126元/噸)最小。這表明環保型助劑(如流平劑、消光劑)需求旺盛,且技術壁壘較高,價格下行壓力相對可控。
粉末涂料終端:銷量增長背后的結構性動力
盡管粉末涂料均價下降942元/噸,但銷量仍增長4.5%,反映下游應用領域的擴張動能: 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趨勢推動車身及零部件粉末涂裝滲透率提升,抵消傳統燃油車市場疲軟。 家電出口回暖:東南亞、中東地區基建需求帶動空調、廚電出口,粉末涂料替代溶劑型涂料比例提高。 環保政策倒逼:VOCs排放標準趨嚴,家具、建材行業加速“油轉粉”,但房地產投資低迷制約增速。
行業挑戰與未來展望
技術升級與替代競爭 HAA對TGIC的替代、水性粉末涂料研發加速,行業向低毒、高固含方向轉型。但短期技術迭代可能加劇行業陣痛,尤其是中小廠商面臨環保技改投入與價格戰的雙重擠壓。
下游需求分化風險 新能源與海外市場支撐增長,但國內房地產、傳統制造業復蘇乏力,可能導致需求結構失衡。2025年若房地產政策未顯著放松,粉末涂料增速或進一步放緩。
結語:2024年的粉末涂料行業,在成本坍塌與需求擴張的角力中,展現了強大的市場韌性,但也暴露出結構性矛盾。未來,行業需從“以價換量”轉向技術創新與綠色升級,把握新能源、海外出口機遇,同時警惕低端產能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唯有通過差異化競爭與產業鏈協同,方能在量增價跌的浪潮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