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溫金屬膠粘劑
耐高溫金屬膠粘劑,是東莞合創所研發的一款單組份,加溫固化,耐高溫性能可達400℃的特種膠粘劑。適用于金屬、陶瓷、玻璃、玻纖、塑料、木材、保溫棉等材料的粘接、填補及密封,具有良好的防水,耐老化,抗震,耐酸堿,高強度的性能,適應于電子電器,機械設備等高溫工況上都有很好的粘接效果,用于金屬與各種軟性材料的粘接效果特好。
一、 耐高溫金屬膠粘劑參數:
產品名稱 | 耐高溫金屬膠粘劑 |
外觀 | 白色粘稠體 |
相對密度(g/cm3) | 1.3 |
操作時間(25℃) | 不限 |
固化條件 | 涂膠后→加溫到90-120℃保持2個小時后→冷卻即可 |
最短固化時間(90-120℃) | 1-2小時 |
彎曲彈性模量(MPa) | ≥2000 |
抗拉強度(MPa) | 35 |
剝離強度(N/mm) | >5 |
使用溫度范圍(℃) | -60~400 |
水煮后抗剪強度(MPa) | 18 |
介電常數 (1.2MHz) | 4.01 |
保質期 | 12個月 |
二、 耐高溫金屬膠粘劑使用方法:
在使用耐高溫金屬膠粘劑前,先清潔所需粘接的材料表面:將被粘或被涂覆物表面清理干凈,并除去銹跡、灰塵和油污等(歡迎免費注冊,登陸中國涂料在線(涂料在線)行業門戶網址www.zx446.com,免費發布供求,免費發布產品,免費發布企業動態)。采用噴砂、電砂輪、鋼絲刷或粗砂紙等方式打磨,提高修復表面的粗糙度,使用丙酮清洗劑擦拭,以清潔接著表面。
三、 耐高溫金屬膠粘劑知識分享:
人們使用膠粘劑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考古發掘中發現,遠在530。年前,人類就用水和貓土調和起來,把石頭等固體粘接成為生活用具。4000年前我國就利用生漆作膠私劑和涂料制成器具,既實用又有工藝價值,在3000年前的周朝已使用動物膠作為木船的嵌縫密封膠。秦朝以糯米漿與石灰制成的灰漿用作長城基石的膠粘劑,使得萬里長城至今仍屹立于亞洲的北部,成為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公元前200年,我國用糯米漿糊制成的棺木密封劑,再配用防腐劑及其它措施,使在2000多年后棺木出土時尸體不但不腐,而且肌肉及關節仍有彈性,從而轟動了世界。古埃及人從金合歡樹中提取阿拉伯膠,從鳥蛋、動物骨骼中提取骨膠,從松樹中收集松脂制成膠粘劑,還用白土與骨膠混合,再加上顏料,用于棺木的密封及飾涂。
第二代丙烯酸醋膠粘劑(SGA)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首先試銷不需配料、室溫快速固化、性能優良的以氯磺化聚乙烯彈性體與丙烯酸醋接枝的膠粘劑,即第二代丙烯酸醋膠粘劑(SGA ),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相繼開發或引進技術,并進一步提高貯存穩定性和開發新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