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外加熱原理
遠紅外加熱技術興起于70年代初,它是重點推廣的一項節能技術。遠紅外加熱器有板狀、管狀、燈狀和燈口狀幾種,所用的能源以電能為主,但亦可用煤氣,蒸汽、沼氣和煙道氣等。利用這項技術提高加熱效率,重要的是要提高被加熱物料對輻射線的吸收能力,使其分子振動波長與遠紅外光譜的波長相匹配(歡迎免費注冊,登陸中國涂料在線(涂料在線)行業門戶網址www.zx446.com,免費發布供求,免費發布產品,免費發布企業動態)。因此,必須根據被加熱物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輻射元件,同時還應采用不同的選擇性輻射涂層材料,并要改善加熱體的表面狀況。
??遠紅外加熱與傳統的蒸汽、熱風和電阻等加熱方法相比,具有加熱速度快、新產品質量好、設備占地面積小、生產費用低和加熱效率高等許多優點。用它代替電加熱,其節電效果尤其顯著,一般可節電30%左右,個別場合甚至可達60%~70%。為此,這項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油漆、塑料、食品、藥品、木材、皮革、紡織品、茶葉、煙草等很多種制品或物料的加熱熔化、干燥、整形、消費、固化等不同的加工要求。
遠紅外加熱技術是一門新興科學,近幾年隨著遠紅外生產品種和數量的不斷增多,它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遠紅外加熱技術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研究遠紅外輻射材料和應用于發有著廣闊的前景。遠紅外輻射材料的節能原理為:遠紅外輻射材料對其它能量的有效轉換和被加熱物質的分子振動所吸收,而達到加熱、干燥等目的,它具有節能、加熱升溫快,無污染,熱效率高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紡織、印染、機電、印刷、玻璃退火、食品加工和及油漆趕在固化等方面,
1.2催化式燃氣紅外加熱原理
無焰燃燒
催化反應溫度低于起燃點,沒有火焰,安全,沒有安全隱患
工作溫度
催化反應溫度在100°C-450°C之間,低于天然氣起燃點
開始工作
催化反應需要先經過電預熱,當催化層溫度達到120°C以上,通天然氣才正常反應
一旦達到活化催化劑墊120°C溫度(250°F)墊準備發射紅外能量
天然氣或丙烷和大氣中的氧氣在催化墊上發生化學反應

反應產生紅外及水和二氧化碳副產物
1.3催化式燃氣紅外加熱工作程序
1:電預熱工作,催化層溫度需達到120℃,天然氣才能在其表面與空氣反應,所以加熱器運行前必須將其內部溫度預熱至120℃,預熱時間為20分鐘;
2:當熱電偶測得加熱器內部溫度超過130℃時,控制系統自動關閉預熱電源,并打開燃氣電磁閥,通入天然氣與烘箱內部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熱量輻射紅外線;
3:催化式紅外加熱器輻射強度可通過調節燃氣供應量進行調節
(當內部測溫系統檢測到工件表面達到工藝所需溫度時,通過PLC控制自動燃氣流量調節閥的開度,減少燃氣供應量達到系統保溫)
4:當系統停止時,關閉所有供氣管路。
1.4 催化式紅外加熱優勢
1 快速升溫
紅外能快速提升工件加熱溫度,縮短升溫時間。大多數有機物和水等的吸收光譜,在2.5μm~25μm范圍內。當輻射源的波長與被加熱物的吸收波長一致時,該物質就易于吸收紅外線。遠紅外線的波長正好在這個范圍內。由此可見,遠紅外線的大部分能量易被物質吸收。 物質的分子在吸收紅外能后,可使光子的能量完全轉變成分子的振動即轉動能量;也可使分子的轉動能量發生改變。并且,振動光譜有一種加寬振動、轉動的作用,能擴大以平衡位置為中心的振幅,加劇其內部的振動。由于電子的運動和分子的振動是處在極高的速度下,這種運動不斷地使晶格、鍵團的振動在其相互間產生碰撞。這種運動狀況的變化,猶如兩種快速運轉的物體加快了摩擦而發熱升溫,所以,其升溫速度快;
2節能
相比電紅外,可以節約60%-70%的能耗。相比熱風干燥也能節約20%-50%的能耗。而且使用方便,造價低,便于溫控,設備簡單,投資小,便于生產;
3操作簡單、維護成本低
催化式燃氣紅外采用自動控制,一鍵操作;同時,設備使用壽命長達20年,維護成本低;
4環保
由于催化式燃氣紅外處于低強度氧化還原反應,沒有氮參與歡迎,沒有氮的氧化物生成,工作中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