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近幾年,我國橋梁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橋面瀝青鋪裝層一躍而成為橋梁的主要橋面結構形式。然而大部分橋面瀝青鋪裝層在通車2~3年后就出現開裂、泛油、松散、堆擠擁抱、坑槽等病害,遠遠低于橋面瀝青鋪裝層使用壽命為10年的設計標準,嚴重影響了橋面瀝青鋪裝層的正常使用。經研究發現其重要的因素是對防水層設置不夠重視,由于防水層對橋面的影響不易顯現,從而沒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認為防水層的設置可有可無,不愿意在防水層上做過多的投入,對防水層材料選用價格越低越好,施工規范把控不嚴,導致了橋面瀝青鋪裝層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涂料在線coatingol.com。為此,必須科學的設計和規范的施工來改善橋面瀝青鋪裝層的施工現狀,以延長橋面瀝青鋪裝層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
現有的PB聚合物改性瀝青類型防水層施工技術忽視了底涂(基層處理劑)的選用,直接在混凝土基層上施工PB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基層混凝土中的水汽經過受熱蒸發會產生氣泡,從而降低了防水層與橋面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強度,影響了橋面瀝青鋪裝層的使用壽命。為保證橋面防水層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必須研究開發一種新的施工工藝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EPP水性環氧底涂封閉的纖維增強橋面防水層施工工藝,本發明采用EPP水性環氧底涂對基層混凝土進行封閉,并通過PB聚合物改性瀝青和增強纖維同步切割噴涂技術,阻止了基層混凝土中的水分對防水層界面的影響,防止了混凝土內水分蒸發在防水層界面產生鼓包的現象,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滲性能,提高防水層與混凝土基面的粘結強度。具有施工簡便,橋面抗裂性好、粘結強度高及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工藝步驟:
步驟1、橋面基層的處理
1.1、橋面砼表面預處理
1.1.1、首先檢查橋面砼表面外觀,應確保橋面無露筋、暴牙現象;
1.2、橋面拋丸噴砂清理施工
1.2.1、用拋丸機對橋面砼表面進行拋丸噴砂處理;拋丸設備兩次施工的行車道之間予以搭接,搭接寬度3~5cm;
1 .2 .2、拋丸噴砂處理后對橋面砼表面進行清掃、清洗及吹干凈;保護處理后的表面,避 免二次污染;
步驟2、噴涂EPP水性環氧底涂層
2 .1、配制EPP水性環氧
2 .1 .1、EPP水性環氧由固化劑及環氧乳液等構成,用手提電動攪拌機將各組份充分攪 拌至呈現均勻色;
2 .2、噴涂EPP水性環氧底涂層
2 .2 .1、對步驟1處理后的橋面砼表面選用防水涂料噴涂設備進行EPP水性環氧底涂層 的噴涂,要求霧化好、噴涂面均勻及無漏涂區域,用量為300~500克/每平方米;
2 .2 .2、EPP水性環氧噴涂后的固化時間為24~72小時;
步驟3、噴涂PB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橋面防水層
3 .1、噴涂PB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橋面防水層
3 .1 .1、對完成步驟2的底涂層選用防水涂料噴涂設備進行PB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橋 面防水層的噴涂;要求霧化好、噴涂面均勻及無漏涂區域;
3 .1 .2、根據不同城市道路橋梁設計等級和施工要求,PB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橋面防 水層的噴涂分為三層噴涂或五層噴涂; 三層噴涂施工一般應用于交通部公路工程橋梁,其中第一層、第三層為聚合物改性瀝 青層噴涂,第二層為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層噴涂;五層噴涂施工一般應用于市政橋梁、 大型橋梁和重要橋梁,其中第一層、第三層和第五層為聚合物改性瀝青層噴涂,第二層、第 四層為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層噴涂,每一層噴涂的時間間隔為4~6小時;
3 .2、噴涂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與增強纖維的同步施工
3 .2 .1、所述步驟3的3 .1 .2中,PB聚合物改性瀝青纖維增強層的噴涂工藝采用纖維同步切 割噴涂設備,噴涂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與增強纖維的切割、混合由纖維同步切割噴涂 設備同步施工,一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