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5全球涂料十億美元俱樂部”榜單正式揭曉,2024年銷售收入超10億美元的涂料企業共16家。在這份由國際巨頭主導的榜單中,中國僅三棵樹涂料以16.61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位列第13位,成為唯一上榜的本土企業。這一成績既標志著中國涂料行業在全球舞臺上的初步突破,也折射出國內自主品牌與國際頂尖水平的差距與追趕空間。
單點突破:三棵樹的“逆勢生長”樣本
在三棵樹的榜單數據中,有兩個關鍵數字值得關注:一是16.61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雖同比微降3%,但已穩居全球前16;二是91.3%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遠超國際巨頭(如艾仕得凈利潤增長17.4%、海虹老人增長17.9%),成為榜單中“最亮眼的增長極”。
這一表現背后,是三棵樹近年來“高端化、綠色化、服務化”戰略的落地。其一,在產品端,三棵樹聚焦“健康涂料”核心定位,推出的“太空漫步”“星鉆”等高端墻面漆系列,以低VOC(揮發性有機物)、抗菌防霉等功能性賣點,搶占家裝市場升級需求;在工程端,其仿石漆、藝術涂料等產品憑借高性價比和定制化服務,成為地產精裝房、舊改項目的重要選擇。其二,在技術端,三棵樹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布局水性工業涂料、風電葉片涂料等高附加值領域,逐步擺脫對傳統溶劑型涂料的依賴。其三,在渠道端,通過“鄉鎮網點+城市旗艦店”的立體網絡,實現全國超2萬家門店覆蓋,尤其在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滲透率超過40%,形成“下沉市場護城河”。
三棵樹的增長,本質上是國內自主品牌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突圍”轉型的縮影——當國際巨頭因市場需求疲軟(如PPG營收下降13.2%、立邦增速放緩至13.6%)陷入調整期時,本土品牌正通過精準捕捉本土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打開新的增長曲線。
全局視角:本土品牌的“危”與“機”
盡管三棵樹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整體來看,中國涂料行業仍面臨“大而不強”的結構性矛盾。
從規模看,全球前16強中,美國企業占據6席(宣偉、PPG、立帕麥、艾仕得、巴斯夫、馬斯科),日本占2席(阿克蘇諾貝爾、關西涂料),歐洲占3席(阿克蘇諾貝爾、佐敦、海虹老人),韓國、印度各1席,中國僅三棵樹一家入圍。頭部企業的差距直接反映了行業話語權的失衡——國際巨頭憑借百年技術積累(如宣偉的防腐涂料、PPG的汽車OEM涂料)和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超60%),在高端工業涂料、特種涂料等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
從需求側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涂料市場(年需求超3000億元),但本土品牌的“主場優勢”尚未充分釋放。一方面,房地產行業下行導致傳統工程涂料需求承壓,2024年國內商品房涂料用量同比下降約8%;另一方面,新能源(風電、光伏)、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綠色建筑(被動式房屋、零碳園區)等新興領域對高性能涂料的需求激增(年增速超15%),但此類市場目前仍被國際品牌(如佐敦的風電涂料、巴斯夫的汽車涂料)占據主導。
更關鍵的是,技術創新能力的差距仍是核心瓶頸。國際巨頭的研發投入普遍占比5%-8%(如宣偉2024年研發費用超10億美元),且擁有大量核心專利(如PPG的光學涂料、阿克蘇諾貝爾的粉末涂料技術);而國內涂料企業研發投入多集中在1%-3%,基礎研究薄弱,高端產品(如高固含涂料、無溶劑涂料)仍依賴進口技術。
破局之路:從“跟隨”到“引領”的轉型
面對差距,國內涂料品牌的突圍路徑已逐漸清晰:
1. 聚焦細分賽道,打造“單打冠軍”
在國際巨頭“大而全”的布局中,本土品牌可避開正面競爭,深耕細分領域。例如,三棵樹在建筑涂料領域的“健康+定制”定位、金剛化工在汽車涂料的差異化突破(2024年凈利潤增長50.7%)、東方雨虹在建筑防水涂料的龍頭地位(市占率超30%),均是“以專取勝”的典范。未來,新能源涂料(如風電葉片防護涂料、儲能電池熱管理涂料)、功能性涂料(如抗菌涂料、自修復涂料)、環保涂料(低VOC、生物基涂料)等細分市場,將成為本土品牌的“主戰場”。
2. 強化技術賦能,推動“綠色轉型”
“雙碳”目標下,綠色涂料已成為全球趨勢(2024年全球綠色涂料市場規模超800億美元,年增速12%)。國內品牌可依托政策支持(如中國《綠色涂料產品認證規則》),加速布局水性、粉末、無溶劑等環保技術。例如,三棵樹2024年綠色涂料收入占比已超50%,并計劃2025年實現全產品線綠色化;立邦中國也在2024年推出“零碳涂料”系列,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原料降低碳排放。技術領先的企業,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發優勢。
3. 深化本土服務,構建“生態壁壘”
與國際品牌的全球化標準化服務不同,本土品牌的核心優勢在于“本土化”——更懂中國市場的需求痛點(如南方潮濕地區的防潮涂料、北方低溫環境的耐凍涂料)、更快的響應速度(24小時上門服務)、更靈活的定制能力(如根據客戶需求調整涂料顏色、功能)。三棵樹的“涂料+服務”模式(提供墻面檢測、施工指導、售后維護全流程服務)、三棵樹與萬科、保利等房企的“聯合研發中心”,均是本土服務優勢的典型實踐。
結語:
從三棵樹的單點突破,到整個行業的結構優化,中國涂料品牌的崛起已進入“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盡管與國際巨頭的差距依然存在,但國內市場的龐大需求、新興領域的增長機遇、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正在為本土品牌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動能。
未來,隨著更多企業加入“高端化、綠色化、服務化”的轉型行列,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涂料十億美元俱樂部”將不再缺席——當三棵樹們從“跟隨者”變為“并行者”,甚至“引領者”時,中國涂料行業的全球話語權,終將由“規模優勢”轉向“價值優勢”。
(注:本文數據基于“2025全球涂料十億美元俱樂部”公開信息及行業公開報告整理。)
標簽:家裝家具涂料,工業涂料,工程建筑涂料,今日頭條,行業資訊